前不久,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严苛的分类标准和处罚措施,被网友评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同时也意味着垃圾分类将成为大趋势且不可逆转。
垃圾分类的难点在于干湿垃圾的分类——分类之后的是湿垃圾比较难以处理——餐余、厨余是普通居民家庭湿垃圾的主要来源——由此,名不见经传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被推向风口。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机会,但能否把握住眼前的大势,迅速占领家电市场份额,只能从现有的条件进行分析。
垃圾分类的难点不在于投放,在于分类。尤其是对于厨余垃圾而言,例如,整只龙虾、龙虾壳就属于不同的分类。一杯珍珠奶茶,奶茶本身、杯子、吸管、杯盖等根据材质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分类。
让人头疼的分类标准直接引发了消费者对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热追。可想而知,随着垃圾强制分类的迅速普及,厨余垃圾处理器将迎来自诞生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
厨余垃圾处理器又叫厨余垃圾处理机或厨房食物垃圾处理器,是安装于家庭厨房洗菜盆的排水口处,可方便地将菜头菜尾、剩菜剩饭等食物性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的一种厨电产品。
这一次,政策推动市场,市场催生技术研发。厨余垃圾处理器有可能在这个市场基数最大、垃圾分类强制措施推行最迅疾的时期迎来爆发。
几个曾经大热的品类有一些共性,在经历大热之后,大多风光不再,有的甚至无人问津。而这些行业无外乎要面对以下的问题:
1、这个产品真的有用吗?
2、是长期有效吗?能否产生用户粘度,进而升格为消费者必需品?
3、这个产品有没有天生的缺陷?能否在发展中予以弥补?
4、这个产品有没有性能更优的替代品?
5、大热的产品行业产品质量必定良莠不齐,但行业能否自我净化,以保障市场不被透支、行业信誉不被透支?
首先,从产品是否有用这个角度来看,垃圾强制分类,消费者不愿为此耗时耗力。借助垃圾处理器,将残羹剩饭等全部打碎冲入下水道,这符合懒人经济的大趋势。同时,由于随倒随打,避免食物垃圾因储存而滋生病菌、蚊虫,减少垃圾处理站的压力。也正因此,借助垃圾强制分类的政策推行,厨余垃圾处理器才成为站到风口的猪。
能否产生客户粘度,是否上升为刚性需求产品,这一点现在断言是或否,都还为时尚早。厨余垃圾处理器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在中国也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政策鼓励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也并非一天两天:
从目前市场上的反应来看,是否使用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很多问题都与安全性有关,而提高安全性则涉及到投资改造。维持目前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与改建排污系统管网两者之间的成本孰高孰低,很可能是政策层面是否持续鼓励推广的关键。
作为大热的产品。投资者、投机者蜂拥而入是必然。从前景上看,行业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多的品牌,但再大的空间也挡不住投机者的肆意挥霍和透支。同时,高速发展的行业会呈现出粗放症:高毛利诱惑下盲目扩张、非理性价格战、过度宣传、炒概念而非静心研发、产品国家标准缺位(有标准也不依)、市场监管不到位、产业链发育不全等等,无论哪一个,都会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厨余垃圾处理器能否把握住眼前的大势,迅速占领家电市场份额,仅靠现有的政策推动是不够的,若想长久发展最后还要依托于行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