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市民张先生家里发生了一件怪事:他新买的家电到家后,居然来了两拨安装工。经过排查,首先上门的安装工并非来自正牌厂家,此人收取120元费用,安装的却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配件。
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调查发现,近期在家电销售安装领域,频频出现消费者被冒牌安装工忽悠的案例,今后消费者在接到家电安装电话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核实防范碰到“李鬼”。
真假安装工之谜
“安装工”上门,收120元配件费用
8月中旬,南京市民张先生在一家商场购买了一款品牌抽油烟机。抽油烟机送到家之后,他就拨打了指定的安装电话,第二天早晨8点左右,安装人员如约而至。
“进门之后,工人准确报出了我新买的抽油烟机型号。”张先生回忆说,这位工人一边熟练地拆开包装一边对他说,安装是免费的,但是这款油烟机要安装一个指挥阀,以用来保证油烟机的安全使用,费用是120元。想着是厂家安装工人提供的专业建议,张先生也没有多想就付了钱。
大约20分钟过后,抽油烟机装好了,这位安装工人收了120元之后,离开了张先生家。
又来个工人,说上一个是冒牌货
没过多久,张先生家的门又响了。开门一看,是一位穿着西门子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对方自称是西门子电器的安装工人。
“你们不是已经来安装过了吗?”张先生有些糊涂,对方则很淡定地说,可能是张先生的安装信息被泄露了,前面来的安装工人根本不是西门子的。
张先生回忆说,安装一台抽油烟机居然来了两个工人,他当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面对张先生的疑问,这位工人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随后对前面新安装的抽油烟机进行了检查。发现前面工人所新加装的指挥阀存在安全隐患,与西门子的油烟机并不匹配,需要更换原厂的指挥阀,收取了张先生60元材料费。
根据张先生的回忆,和正规的西门子工人相比,冒牌的安装工没有身穿有西门子标识的工作服,开具的也是普通发票。
最新消息
商场退还120元购物券并道歉
张先生认为,他的送货和安装预约电话都是根据商家提供的号码拨打的,假冒的工人比正牌的恰恰提早了一个小时,这肯定是计算好的。“我的安装信息肯定是被泄露了,从时间上来判断,肯定是内部人泄露的。”
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的记者把此事反映给了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过调查,张先生的信息很可能是通过预约送货电话的渠道被泄露了出去。
“我们经常出现去客户家里安装,结果被告知已经安装过的情况。”一家家电品牌的安装工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冒牌安装工人会在送之后主动联系消费者。他们的手法,是利用配件收费的方法进行赚钱,不过这些配件都是次品,有安全隐患。
昨晚发稿前,张先生告诉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家电商场退了120元的家电购物券,并对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表示抱歉。
有请大众评审
听被骗了580元的刘女士说——
假维修工换杂牌电机修坏空调
“我们已经受理了您的要求,近期维修师傅会上门维修。”近期,南京市民刘女士家里的空调不制热,于是便拨打保修单上的电话要求上门维修,预约请求很快有了回音。短信显示,售后已经安排好了维修师傅,会按时上门进行服务。刘女士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看似普通的维修服务,却泄露了她的个人信息。更可怕的是,至今她都不知道,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刘女士说,预约安装的当天,一名自称是官方售后维修师傅的人来到了她家。进行检测之后,这位“维修师傅”对刘女士说,空调的电机有问题,需要更换,空调还需要加一些氟利昂,需要支付的维修费一共是580元。
考虑到这台空调已经使用了七八年,刘女士并没有怀疑,就答应了“维修师傅”。半个小时后维修结束,但由于外部温度过高,无法测试空调的制热功能是否正常。“维修师傅”说,如果以后使用过程中还出现问题的话,就再给他们打电话。随后,他就拿着换下来的电机零件,以及刘女士支付的580元维修费走了。
本以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可是下午,又有一位维修人员敲响了刘女士的家门,刘女士一头雾水,自己家的空调不是已经被修好了吗?为什么维修师傅一次又一次上门?这次来的维修师傅也摸不着头脑,表示对于上一位“同行”的提前拜访完全不知情,售后只派了他一个人来刘女士家。
刘女士彻底糊涂了,她又让新来的维修师傅对已经“维修”过的空调进行检测,维修师傅的回答出人意料:“空调电机不是原厂的,是被更换了的杂牌货,制热功能根本就没有修好,空调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
不止原来的问题没解决,本来制冷功能正常的空调,这一次运转二十分钟后,就会自动“死机”。刘女士才明白,上午来到家中的维修师傅压根就是个“冒牌货”,再去拨打他的电话,却再也无人接听了。
听识破骗局的王先生讲——
刚买彩电,就接到“送礼品”电话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家电商场刚刚购买了一台彩电,就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先是询问王先生刚购买的彩电体验如何,“当时我也没太在意,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售后回访电话。”王先生说,对方在听完自己的体验介绍之后,又说他们商家正在搞一个优惠活动,只需要核对家庭地址,就可以免费得到赠送给老客户的无线网卡以及3D眼镜一副。
“我当时就多了一个心眼,问了对方是否收费。”王先生说,在被问及费用问题时,对方客服表示,只要客户承担快递费用99元,就可以免费得到礼品。王先生说,当时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便挂掉了电话。虽然没有被骗,但是王先生气愤的是,自己在商场购买的电视机以及电话等信息,骗子又是如何知道的?王先生认为,肯定是商场泄露了自己的购买信息。
消协观点
保护不了信息 商家理应承担责任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许明指出,商家在数据采集之后,没有尽到保管的义务,是造成目前信息泄露事情屡有发生的原因。由于商家的过错而发生的消费纠纷,理应由商家承担过错责任。
许明也表示,由于信息泄露的渠道举证有难度,因此很多消费者在被侵权后,很难维权成功。有时候必须要数额巨大或是造成了严重的法律后果,相关部门才会启动调查程序,这在无形当中给信息泄露者“壮了胆”。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些年的分析显示,如今的信息泄露,已经从原先经营单位中的员工泄露,衍生到专门有机构贩卖信息从中牟利。
许明呼吁,立法机构进一步加大和完善对信息泄露的惩处机制,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也要保护好个人的信息。
许明说,他就曾经看到,有些小区内的大爷大妈为了小礼品,轻易填写了关于自己的详细信息,而在有些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也为了一些小活动也会填写个人信息,这些都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而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专家支招
家电维修人员上门 扫二维码确认身份
空调坏了,打电话找来“维修人员”修理。修了这个又修那个,最后花了好几百块,结果没过几天又出了问题。打电话追问上次的“维修人员”,却被告知根本“查无此人”……
省家电维修协会秘书长徐学录透露说,目前家电行业的信息泄露确实无孔不入,为了方便市民鉴别,在几年前,他们就着手要求一些大型家电售后企业通过对员工培训,给员工发上门证,将员工的个人信息登记上网。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这种名片大小的证件上,详细列举了持卡人的姓名、编号、单位、联系方式以及授权修理的家电品牌名称。证件的下方,还特意标注了全国查询网址以及相关的投诉监督电话。
为了方便现场查验,每张“上门证”上有二维码,只要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够查到这位员工的工作单位,从而判断其真假。